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何处去
重要观点:--我国改革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由政府同时主导了生产和筹资两方面的高度集中型体制.......
作者:蔡江南 刊期: 2007- 01
-
中国应采取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
中国卫生体制改革应该明确卫生资源筹集、分配和使用,采取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7- 01
-
医改核心——多层次保障制度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抓住了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改革这个纲,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药监管机制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者:李永柏 刊期: 2007- 01
-
医疗保障制度需要有目标地逐步建立
有报告称,中国城镇卫生费用比农村卫生卫生费用多了20多倍,这种巨大的差距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卫生服务的不公平.不公平性不仅中国有,发达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美国20%左右人口也没有被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但据我了解,美国未被覆盖人群并不是社会底层、脆弱人群,而中国未被覆盖的恰恰是低层、脆弱人群,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城镇医保制度覆盖的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公务员,公费医疗覆盖的只是公务员和......
作者:朱宝铎 刊期: 2007- 01
-
建立崭新的机制
要使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个系统工程取得成功,就应该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作者:刘远立 刊期: 2007- 01
-
2008,奥运与公共卫生安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承办的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和流动使传染病输入风险、传播机会大大增加,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复杂化,同时也将对赛事举办城市的环境卫生设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应高度关注,充分认识奥运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应对准备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应对准备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作者:刘泽军 刊期: 2007- 01
-
医院后勤服务不能低价竞争标准化管理迫在眉睫
在医疗卫生改革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也从一般号召走向实践,成为后勤改革的出路和发展趋势.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经历了内部承包、二级核算、管办分开、专项服务社会化等发展阶段,在少数具备条件的医院还实行了全方位一体化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医院后勤保障逐渐打破小而全、大而全、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供给制体制,初步改变了过去后勤服务吃大锅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员工素质差、服务水平低的状况,开始呈......
作者:林正刚 刊期: 2007- 01
-
向外资医院学学营销
近期,卫生部明确表示,今后将一步放宽对外资医院的限制,大力鼓励外资进入国内医院市场,并把支持外资引入作为医疗改革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共有外资医院300多家,这些医院不仅凭借着优秀的服务质量名声在外,而且还运用着积极的营销策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顾客.......
作者:武魏巍 刊期: 2007- 01
-
新农合面临诸多挑战
据介绍,截至去年,全国共有678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试点,试点县数占全国总县数的23.7%,共有17879.66万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2005年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617500.42万元,共计12236.58万人次从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
作者:毛正中;孟庆普 刊期: 2007- 01
-
宿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争议分析
宿迁改革争议何在?宿迁市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左的观点:一,宿迁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重了居民负担,失败的改革不宜在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二,宿迁的做法代表了中国医卫体制改革的方向,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一种通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卫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魏凤春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