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
价格改革目标路径已明朗
2015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有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随着政策的落地,医疗服务价格的走向更为清晰明朗.......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 12
-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高级大奖.......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12
-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特许经营,即公私合作(PPP)形式,2015年,特许经营一直是医疗领域的热词.这种形式被期望能够打破公立医院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垄断,说服老百姓选择去私立医院就医,满足多层次的就医需求,但从实践情况来看,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12
-
全面两孩政策在期盼中落地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而此次人口政策的调整距离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仅仅两年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实施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 12
-
死囚器官全面停用
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来源.由于中国对死囚器官捐献采取自愿原则,器官紧缺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死囚器官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12
-
医闹正式入刑
近年来,社会上医闹事件频发,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医闹和伤医事件越来越严重,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威胁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虽然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陆续出台多项规定,试图遏制医闹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仍不断有医闹事件发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12
-
大病保险 从试点到全覆盖
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网,但由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群众对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反映仍较强烈.自2012年起,我国开始对大病保险制度进行探索.2015年,这一制度从试点推向全国.......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5- 12
-
公立医院改革强劲发力
公立医院改革,国务院在2015年更是动作频频.明确提出:2015年10月底前在全国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2月底前在100个试点城市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向纵深发展公立医院改革分为两个层面: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 12
-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强调,医师多点执业实行注册管理,相应简化注册程序,同时探索实行备案管理的可行性,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探索实行区域注册,这意味着医师多点执业自由程度更高.......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12
-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
2015年10月25日,一次在高速行驶的G672次高铁列车上的紧急施救故事传遍了全国,赢得了广泛赞誉.不过,作为这一故事的主角——国内知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在了解到患者李翔脱离危险期后,却有话要说.他说,这次急救事件并非完美无缺,中间折射出了我国急救设施的诸多弊端.胡大一告诉记者,在高铁抢救中,有几个关键环节的急救设施都存在不足.......
作者:杨力勇;胡晓军;张晓华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用新观念亲和职工
- 2 灾后的卫生监督
- 3 医改和生育两大重点有看头
- 4 为破除以药养医提供大政方针
- 5 医院管理中科主任的管理力
- 6 人大代表呼吁为遗体(器官)捐献及使用立法
- 7 二、今后工作2 2009年:六项工作
- 8 赵宁:外科医生的憧憬
- 9 用共赢思维跨越体制障碍
- 10 “片医”:努力走进家庭
- 11 卫生监督如何依法执法
- 12 专家评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呼吁政府加强支持力度
- 13 2009年全国十大具影响力医改新举措7江苏:多项措施并举显著改善医患关系
- 14 嘉宾视点:走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误区
- 15 崇高品德 垂范后人
- 16 创新医改理念的有效实现形式
- 17 变守为攻做好医改传播主攻手
- 18 健康服务业:更多关注这个板块
- 19 在大的制度框架下勇于创新
- 20 药品领域改革的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