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卫生杂志2015年第7期文章
  • 取消编制解放医生

    近,北京市出台事业编制管理的新办法,准备通过冻结事业编制名额,逐步减少和取消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然而对此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医疗机构由于编制短缺,造成医疗人员短缺,因此非常希望扩大事业编制名额.事业编制作用的削弱和难舍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管理办法,是我国长期以来将医疗服务定位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产物,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来管理和控制.......

    作者:蔡江南 刊期: 2015- 07

  •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深圳市公立医院“去编”的消息很快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去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引发了激烈讨论.事实上,“去编”并不是为了砸碎人们的饭碗,相反此次深圳市改革对取消编制后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进行了顶层设计,建立一种新的医疗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保障制度,这项改革更多的是为提高医务人员薪酬、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07

  •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2014年7月1日,张强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医生集团,他本人也完成了从公立医院“大牌专家”到首席专家蒹CEO的华丽转身,至今刚好一年.间过了创业初期的险滩,张强医生集团已经扎下了根,张强的心态也不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样简单,他对张强医生集团的发展和定位有了更清晰、明朗的看法,对未来医疗行业生态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作者:姜天一 刊期: 2015- 07

  • 进与出的博弈

    罗成华的经历非常丰富,他是一名“不安分”的尝试者: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再到混合所有制医院,他的执业医院变化印证了我国医改的脉络——办医主体越来越多,医疗供给在不断扩大,医生也有了更多发挥能力体现价值的选择,编制对现在的医生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走出体制的两个原因2007年年底,罗成华做出决定,离开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南下到厦门长庚医院任职大外科主任.罗成华离开时,已在301医院工作......

    作者:王朝君;荆伟龙 刊期: 2015- 07

  • 哈特瑞姆:医生集团的体制内情怀

    2015年5月8日,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在河北燕达医院顺利完成了一台持续性房颤心内外科一站式消融术,宣告了我国心内科领域第一个专科医生集团的成立.哈特瑞姆是英文heartrhythm(心律)的直译,2014年下半年,7名来自北京6家三级医院心律失常专科的“干将”强强联合,组成医生集团,创新临床医疗模式.哈特瑞姆医生集团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科发展,组建专科化团队,希望“在体制内有所作为”.......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07

  •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取消编制是为了促进不同级别的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从医疗财政拨款、退休保障、人员交流任职这3个方面是否与编制挂钩进行改革,改革之后,编制就成为一个空壳.”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医改办)处长李创说.李创介绍,未来深圳市将同步推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取消与人员编制挂钩的医院财政补助核算方式.......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07

  • 没有编制的港大深圳医院

    2012年,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引进香港大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从诞生之日起,这家公立医院就实施所有员工不再具有事业编制身份,医院取消行政级别,人员以岗定薪,岗位不同,薪酬不同.那么,这块试验田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作者:刘也良 刊期: 2015- 07

  • 北京“逐步收回”怎么做

    北京市公布《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北京行政、经营两类事业单位将逐步“转型”.前者“回归”行政机构,后者转为企业.两类事业单位将“转型”按照事业单位现行的分类管理规定,事业单位目前划分为3大类,分别是行政类、经营类、公益类.其中,行政类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经营类则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5- 07

  • 收回编制激发活力

    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北京市事业单位将严格控制总量,增编必须经过批准;公立医院、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逐步收回编制;行政类事业单位将逐步“剥离”行政类和经营类职能,突出公益性质;另外,将合并撤销部分规模小、设置分散的事业单位.无疑,这对于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将是一个巨大促进.......

    作者:王丛虎 刊期: 2015- 07

  • 完善全民医保面临关键节点

    关于全民医保的发展方向,在医改《意见》、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分别有所涉及.尽管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我认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核心目标至少有两个:一是人人享有公平的保障,筹资更加公平(根据收入差别缴费),缩小人群待遇差异;二是医保应成为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推动医改.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模式选择.......

    作者:顾雪非 刊期: 201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