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
已达成的调解协议能撤销吗
[案情回顾]2014年5月24日8时许,龚某因精神分裂症入住某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5月28日凌晨1时30分许突发病危,该院立即予以抢救,经抢救无效于凌晨5时15分宣告死亡,死因为猝死.医院及时通过其家属.家属得知后携众多亲友于当日下午3时20分许赶到医院,对医院提出的猝死持有异议.当日下午4时许,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指派调解员介入纠纷协调.......
作者:侯莉芳;徐青松 刊期: 2017- 06
-
医院网络营销该守住哪些底线
近有网友爆料,多名自称是太原一家男科医院的医生助理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招揽患者就医,这些主播在直播期间以帮助解答男科问题的方式,介绍网友去其所在的医院就诊.有网友反映,这些网络主播存在非医护从业者的现象.目前,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已介入调查.......
作者:王利 刊期: 2017- 06
-
签约服务 今年重点在这里
“2017年,以省(区、市)为单位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实现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覆盖.”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该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立群介绍了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标,同时部署了签约服务重点......
作者:宁艳阳 刊期: 2017- 06
-
四重维度看签约
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本身的属性及其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从4个不同维度观察签约服务.模式性随着人类疾病谱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医学服务模式也做出相应调整,由短期的门诊或住院服务转变为长期的、连续的、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签约服务正是以契约(协议)为基础,将家庭医生与居民绑定,来实现服务的连续性.其理想状况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服务,这是与以往坐堂行医服务模式有本质区别的......
作者:殷涛 刊期: 2017- 06
-
签约服务 基层的创新
我们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0年起就开始采取分类分层原则,“全专结合”的诊疗模式,积极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分类找准需求目前,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各不相同.我们遵循了“人群分类、服务分层、助理协同、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以及家庭的自然属性,将社区居民分为Ⅰ、Ⅱ、Ⅲ类人群.......
作者:杜朝晖 刊期: 2017- 06
-
签约服务遭遇现实考验
为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获得更全面、更真实、更具体的信息,笔者近日走访了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综合医院全科医生等在内的多位一线工作人员.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推行签约服务的过程中,一些制约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仍未涉及、未改善.经过梳理,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作者:徐宏伟 刊期: 2017- 06
-
五种模式被推荐
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推荐了5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上海南“1+1+1”签约服务模式即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组合.这种模式构建了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提升了签约服务的能力和吸引力.2016年,签约居民在“1+1+1”组合内门诊就诊比例达78%,在社区就诊比例达61%.......
作者: 刊期: 2017- 06
-
“强基层”我们这么做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与毗邻的上海市长宁区卫生计生委,自2006年4月起开展纵向医疗资源整合,进行全面技术合作.至2017年3月,已签署第六轮合作协议,协议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深化、细化.2013年3月第四轮签约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支撑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的主题.......
作者:于卓伟 刊期: 2017- 06
-
签约服务 上海经验有看点
上海市通过做实“1+1+1”组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健康管理、资源配置优化、就医有序的医改目标,真正把居民健康需求与医疗资源更好的匹配起来.......
作者:刘也良;宋琼芳 刊期: 2017- 06
-
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
我于1998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进入上海市徐汇区日晖医院,先后在门急诊、重症监护室工作.19年来,我经历了3种角色的转换,从一名心内科的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再到家庭医生.我的关注点也从一种种疾病、一个个器官,到病人本身,并逐渐延伸至整个家庭的健康.2005年,为了适应社区卫生改革需要,我所在的区级医院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通过转岗培训,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作者:朱兰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痛定思痛的改革
- 2 大病保险不能忽视自身风险
- 3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
- 4 为百姓再撑“保障伞”
- 5 韩庆东 找准久发达地区医改路径
- 6 百姓健康系心头
- 7 厘清参与社会办医的边界
- 8 来自部委的信息
- 9 一手抓补偿 一手建机制
- 10 为资源共享“落地”找个好模式
- 11 “1+1+1”签约分级诊疗上海之路
- 12 蔡玉桂:改革创新惠百姓
- 13 擦亮监控的眼睛
- 14 成都:签约形式不拘一格
- 15 新农合审核员滥用职权被判刑
- 16 提高地区规划对医院指导的权威性
- 17 贵州 从“县县通”迈向“乡乡通”
- 18 考核机制应瞄准功能定位
- 19 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改革
- 20 以供给侧改革破结构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