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
碎片化管理时代终结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医保、医疗、医药的执行权力从各个部门拿出来进行统一,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医保范围内的各项事务实施统筹管理.国家医疗保障局集价格管理、招标采购、医保支付等多项职能为一体,将结束现阶段医保管理体制碎片化的局面,也解决了悬置已久的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权归属问题.医保管理碎片化问题一直是觌均等化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大障碍.......
作者:常峰 刊期: 2018- 04
-
机构改革:向“三医联动”挺进
此轮机构改革触动了过度分割的医疗卫生行政体系,向着“三医联动”迈出了重要一步.特别是在国务院减少8个正部级机构、7个副部级机构的情况下,却新增加了医疗保障局,体现了国家对医改的高度重视和决心.部门分割阻碍医改进一步深化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医疗服务机构和药品企业由卫生部管理;城镇劳保医疗经费由企业列支,基金由全国总工会负责管理;公费医疗经费由财政支出,建立公费医疗......
作者:江宇 刊期: 2018- 04
-
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发展,疾病发生和死亡模式转变,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变化,维护和促进健康变得更为重要.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设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将“健康”置于部委名称中,体现了落实健康优先的发展战略,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符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顺应健康国家建设潮流,有助于卫生健康管理体制的优化,有助于卫生健康事业的......
作者:代涛 刊期: 2018- 04
-
从为治疗付费到为健康付费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医改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特别是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可以说是我国医疗保障监督管理体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被寄予很多期待.统一医保制度结束九龙治水设立直属于国务院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在解决长期困扰医改的两个难题上迈进了一大步.第一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管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生育保险、......
作者:陈秋霖 刊期: 2018- 04
-
发挥综合功能有了体制基础
国务院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目的在于革除管理体制弊端,进一步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此次机构改革将医疗保障制度的各项管理职责进行统一,结束了近15年的医保分散管理历史,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减少重复建设.同时,整合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制定等功能,超出了传统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范畴,奠定了充分发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综合功能的体制基础,有利于促进“三医联动”,进一步......
作者:顾雪非 刊期: 2018- 04
-
开启大市场—专药品监管新模式
根据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CFDA)纳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形成“大市场一专药品”的模式.从顶层设计层面重构药品监管,意味着新时代的我国药品监管迈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沿袭供给侧改革思路此次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诞生在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政策背景下.......
作者:陈昊 刊期: 2018- 04
-
瞄准“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从此轮机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改革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个:破除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藩篱;建立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运行机制,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效率.改革的核心手段是相关责任和权力的整合,因此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部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建正是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核心目标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必将对更好地发挥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产生重要影响.首先,从称谓上和架构上更加突出了“健康......
作者:刘远立;吴静 刊期: 2018- 04
-
为医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
从扩面转向提质增效2006年,笔者曾撰文提出,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当时,我国医保制度还不健全,老百姓大病费用负担沉重.经过不断地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3+2”模式(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3项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两项补充医保)的医保制度,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但由于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推动医改难以形成合力.......
作者:于德志 刊期: 2018- 04
-
有实践经验更有提炼升华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把“药、价、保”职能整合到国家医疗保障局,旨在强力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体现出了政府对公众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医疗保险制度内在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也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转折点和新起点.先行先试地区探索“三医联动”三明和福建在医保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为本次机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三明市和福建省医保体制改革后的主要举措包括:实行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切断流通利益链条......
作者:应亚珍;蔡丽婷 刊期: 2018- 04
-
强基层须理顺“落差”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既取得了显著进展,又面临重大挑战.相比于城市公立医院的高速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基层要想真正强起来,又该从哪里发力?总数上升比值下降近10年来,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总床位数增加了1倍.其中,城市公立医院平均每年增加8.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年增加6.04%.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的数量10......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8- 04
动态资讯
- 1 株洲医闹频发医疗环境堪忧
- 2 为农村卫生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 3 走突出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 4 “再行政化”恐是歧路
- 5 苏晓衡:潮平岸阔 扬帆远行
- 6 南京: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新农合制度
- 7 借社会资金 助推公立医院发展
- 8 新农合:政府主导是关键
- 9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 10 江苏:实现“新农合”法制化管理
- 11 海南:推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 12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 13 “缺陷管理”——医改的基本功
- 14 建立公平可及的医疗新秩序
- 15 抓好热点、重点和支撑点
- 16 提高胃肠癌疗效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 17 非典后遗症该不该赔偿
- 18 以技补医有天生缺陷
- 19 多点执业又一次两败俱伤
- 20 新征程上再次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