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卫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指导的卫生系统导向性重量级新闻导刊。该杂志融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践探索、精彩观点为一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目前卫生管理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卫生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08/D
邮发代号: 2-7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卫生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9-1424
- 国内刊号:11-3708/D
- 出版周期:月刊
-
医生分级“临床导向”是正能量
医生分级制度有利于区分科研型医生和临床型医生,有利于避免论文造假,有利于形成有效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有利于实现使患者受益的终极目标.据媒体报道,广东省深圳市准备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该制度将打破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未来,医生的收入可能直接与级数挂钩,不再与医院收入挂钩.......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14- 10
-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院)作为国内大的医疗单体,有上万张床位,这个庞大的医疗机构正平稳前行,关键是选择了合理的管理模式.大型公立医院(主要指三级综合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数量虽然占我国医院数的7%,却提供了46%的医疗服务量,承担了大多数疑难重症病人的救洽任务.......
作者:阚全程 刊期: 2014- 10
-
物流“瘦身”与用药“水分”
黄振宇:药房托管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相类似的服务.我们曾做过调查,药师40%的工作量与药学无关,一些临床药师要做大量的药品管理工作,这部分工作应该外包出去,由专业化团队进行管控,建议商业企业进一步把物流服务延伸到药房甚至到科室.......
作者:丁珠林 刊期: 2014- 10
-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
陈勇:以药补医机制推高了药品价格,造成药价虚高,加重了整个社会的医药负担.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挤出药品虚高的水分.采取的方式就是买卖双方通过市场的博弈把价格降下来.取消以药补医动了药商不当得利的“奶酪”.让医院不再靠药品、耗材、大型设备的检查挣钱,而让医院靠技术和劳务挣钱,这是改革的方向.实行药房托管之后,以托管费的形式保留医院和药房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改革大方向来说是不利的.......
作者:丁珠林 刊期: 2014- 10
-
医院集团大多“集”而不“团”
我国医院集团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十大问题,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医院集团的内涵,在国内外的定义都不太明确,大意是指核心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群体组合在一起,这个群体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提供者,它们以契约合作甚至以产权的关系集合在一起,它们的目标和活动都是多样化的,不确定性的.......
作者:石应康 刊期: 2014- 10
-
利益链与新垄断
王磊:药房托管等于一家企业替代了原来的无数供应商,而企业和医院之间的合作,所得利益不局限于15%,甚至更高.尽管国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感觉药房托管越走越远,从长期来看,会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风险.另外,从托管程序来说,企业托管医院药房的过程比较无序.目前,国家在药房托管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行业协会也没有在制定游戏规则方面提供好的建议.......
作者:丁珠林 刊期: 2014- 10
-
“非禁即入”与走“回头路”
杨柳明:从政策层面来说,我国改革实行“非禁即入”,药房托管并不在政府的负面清单中,可行可试.药房托管利大于弊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取消药品加成后,药房托管可以帮助医院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其次,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药房药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委托专业的社会力量做专业的事情,会助推医院内部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
作者:丁珠林 刊期: 2014- 10
-
仿药质量,如何保证?
质量安全是基本的民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兼职教授蔡江南:中国是一个仿制药的大国,在当下以药补医的大背景下,卫生支出中一半的比重花在药费上,中国人服用了大量的药物,到底这些药的质量如何,不只牵涉中国药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关系到基本的民生问题.在保障人民健康的仿制药质量方面,我们需要扩大视野,从以往比较关注技术,扩大到研究技术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羁绊着我们的手脚,从而寻找稳定提升仿制药质量水平的有效办......
作者:蔡江南;丁珠林 刊期: 2014- 10
-
美国就医记
定时段的预约就诊笔者在哈佛大学访问时,有位大学访问学者妻子在国内怀孕第二胎,到美国生孩子,全程基本都免费,不过住院时间很短,就是在接生阶段待一两天就出院.我作为访问学者加入了哈佛购买的团体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是蓝十字蓝盾公司,在报到时就给了我保险合同和医保卡,同行去的女儿作为家属自然被保险覆盖,规定到与公司有合同签约的医院就诊,我们一般就在哈佛的医院,由此经历了几次就医.......
作者:胡苏云 刊期: 2014- 10
-
德国医疗如此“理性”
德国的医疗制度是“理性”制度:或许它顽固,或许它不令人喜欢,但它在总体上有效.理性的德国人对这种制度安排没有意见.一人缴纳全家受保2013年4月初,我爱人到德国工作,我和女儿也赴德团聚.到德国第二天,我们拿到在德的第一份证件——爱人从所供职的公司给我们拿来的医疗保险文书,以供我们万一需要看病时临时使用.......
作者:应向华 刊期: 2014- 10
动态资讯
- 1 药品零差率不可取
- 2 后续问题待解决
-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4 尤其需要静下心来反思
- 5 徐克:把握有利契机
- 6 哪怕一丝阳光也是阳光
- 7 玉林社区:打造优质基层实践基地
- 8 四重维度看签约
- 9 “互联网+医疗”面临利益堡垒
- 10 特约编委眼里的2008 1把崇高的职业精神弘扬下去
- 11 江苏正在“调、破、立”
- 12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
- 13 张宽寿 推动云南医改多点突破
- 14 改革经验不会自动复制
- 15 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 16 链接3:2008年卫生工作重点指向医改
- 17 牛江平:有股“牛劲”的创业者
- 18 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 19 坚定不移地走政府办医之路
- 20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意义深远